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终于决定坐下来谈了。这次不是特朗普信口开河,而是中国外交部和商务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的消息。外交部发言人林剑称,此次会谈是应美方要求举行,中方坚决反对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没有改变。话里话外的意思很清楚,
根据外交部和商务部的通稿,中美本次会谈,将在瑞士举行,美方出席代表是财政部长贝森特。这位华尔街大佬,未必是特朗普团队里的明白人,但还有点羞耻心。在我们公布消息的同一时间,贝森特接受美媒采访,主持人问他,到底是谁先给对方打的电话。贝森特居然没像特朗普的其他忠臣一样当众撒谎,而是在含糊其辞了一大堆之后,说:没有什么谁先打电话。
好吧,我们就当是电话自动拨号,中美恢复经贸层面的接触,又意味着什么呢?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同意地太早,该等到关税战重创美国经济,特朗普被迫取消对华关税之后再说。这种想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多。我们再等两个月,确实,美国内部会乱起来,但美国乱了对我们有多少好处,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我们手里还有7500多亿的美元债,是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如果美国经济真的崩了,美债一文不值,我们找谁还钱?在大国博弈中,把对方逼得太死不是什么好事,《孙子兵法》中说的“围师必阙”是至理名言。而且,通过这次会谈,我们也能看看美方的态度,要还像之前那样盛气凌人,咱们再接着打呗。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021年3月,中美在安克雷奇的高层战略峰会,就是我们说“美国没有资格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讲话”那次。当时,中美关系因为贸易战、疫情问题也处于冰点,我们本以为,美国换了总统,双方能进入一段缓和期。可惜,拜登政府比特朗普团队还要傲慢,我们也是从那个时候起,才决定全面备战,对中美关系做最坏的打算。
某种程度上看,我们还要感谢特朗普在2017年就发起贸易战,和拜登上任后,没有取消对华关税,还在高科技领域全方位“遏制”中国。这期间,我们当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也趁此机会,统一了对外立场,明确只有自立自强,才能突破美国封锁。如果不是这几年积累的战斗经验,我们也没法在特朗普打响关税战的第一时间做出强硬还击。
具体到本次会谈的意义,大家可以参考“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抗美援朝。作为新中国的“立国之战”,朝鲜战争正式结束的标志是1953年7月27日,美国代表在停战协定书上签字。但其实,双方的谈判从1951年6月就开始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都是在谈判期间发生的。
整个朝鲜战争,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双方开始谈判是在战略相持的初级阶段,在这之后,都是以战促谈。这里面的道理很简单,大家手里有什么底牌,总得亮出来看看吧,如果谈判桌上能分高下,那再好不过,坦诚沟通之后还是谈不拢,继续打就是了。
同时,我们表示出谈判的诚意,还能争取到更多国际支持,中美关税战打到这个地步,全世界都在盯着看,中美之间谁实力更强?谁更讲信誉?跟谁混更有前途?像日本、欧盟这些经济体,都会深入思考。我们呢,也愿意通过这样的边打边谈,给世界打个样,让大家看看负责任的大国应该是什么样子。
所以说,大家不要觉得,中国同意恢复接触,就是认输了。它更像是中美关税战,进入全新阶段,在可预见的未来4年里,中美还会围绕关税问题反复博弈。这期间,美国中期大选会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如果在中方施压下,共和党输掉国会两院,特朗普成了“跛脚鸭总统”,他剩下2年的日子,可就不会好过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