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Pocket Games Soft )全球首屈一指的电子游戏供货商[永久网址:363050.com],首位跨足线下线上电子游戏开发。PG电子,pg娱乐,PG电子试玩平台,PG电子技巧,PG电子下载,欢迎注册体验!重庆市巫山县金坪乡,海拔超过800米的山岭曾是制约发展的“拦路虎”,“种粮难饱肚、打工寻出路”的叹息一度萦绕山间。如今,漫山秋月梨压弯枝头,周边订单络绎不绝,村民腰包鼓了、笑容甜了。
在这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金坪乡人大在乡党委领导下,连续7年持续跟踪助推秋月梨产业发展,以人大担当解难题,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谱写一曲“人大助推,金梨富民”的动人乐章。
2018年,巫山县“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政策落地金坪乡,可在袁都、连山两村,因“海拔高、土层薄”的顾虑,遭遇了村民的“冷回应”。
要让产业落地,得先解开村民的心结。为此,巫山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全县特色产业发展调研,结合金坪乡气候、土壤数据,建议重点考察烟台秋月梨等高山适宜品种,为当地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关键参考;乡党委、政府第一时间召集乡领导班子专题研讨;乡人大主席团牵头调研,深入村组倾听民意,邀请农委专家为村民答疑解惑。
“没人敢试,我们先上!”身为乡人大代表的袁都村党支部书记王承华和连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史万友主动请缨。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两人把“试种秋月梨”纳入村集体经济发展计划,白天带着村民丈量土地、清理荒坡,晚上趴在桌上查资料、学技术,5本写满田间笔记的“梨经”成了两村试种路上的“指南针”。
为了打消村民“缺技术、怕失败”的担忧,王承华在乡人代会上提出“邀请专家驻点指导”的建议,乡人大主席团迅速督办,推动袁都村设立远程技术服务站,组建社会化服务队,水肥一体化、网格支架种植等技术快速落地。史万友则发挥农技特长,在乡人大的支持下建起综合服务超市,统一采购肥料农药降低成本,以“统一品种、统一管护、统一品牌、统一销售”模式,力求将零散农户拧成“产业共同体”。
“跟着党委政府走,跟着人大代表干,我们种梨踏实。”袁都村村民翁连申的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不少村民主动加入了种植队伍。
2019年,巫山县委、县政府采纳县人大常委会的调研意见,把金坪乡作为烟台—巫山两地农业产业合作的集中实验示范区,打造烟台(巫山)农业产业园,金坪乡借此构建起“党委领导、人大助推、政府落实、代表参与”的工作机制,并多次组织人大代表召开产业推进会,协调解决土地流转、资金申请等问题,秋月梨正式成为金坪乡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产业要稳,群众要富,乡人大要靠前站,代表要带头干。”这是金坪乡党委书记熊春林在乡人大会议上说的话。为了让村民放心跟着干,王承华把自家3亩玉米地改成梨园,当着全村人承诺“挣了算乡亲的,亏了算我的”;史万友则“扎”进果园,手把手教村民疏花疏果、防治病虫害,指甲缝里的泥土,成了他最亮眼的“代表勋章”。
2025年夏季,干旱突袭,金坪乡1200亩梨树叶片枯黄、果实干瘪,村民急得直抹眼泪。“绝不能让大家的心血白费!”刚刚履职乡人大主席的吴名波第一时间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同步向县人大汇报情况,积极协调水利、农业等部门支持。乡人大代表李代仁主动牵头成立突击队,带着管水员凌晨出发,挑着水桶往山上跑。峭壁间的山涧成了唯一水源,他们踩着碎石、攀着藤蔓引水,汗水浸湿衣裳,扁担压红肩膀,却没人喊累。
连续18天奋战,不仅保住了满园梨树,乡人大主席团还协调相关部门,为果园引来稳定的自来水,彻底解决了缺水难题。“人大代表就是我们的贴心人。”提起那段日子,连山村村民李大华激动地说,“他们比我们还急,天天泡在果园里,人都瘦了一圈,总说‘梨在,希望就在’。”
2024年,金坪乡30万斤秋月梨20天售罄,均价每斤12至18元,产值超400万元,果农户均增收1.5万元。优良的品质让“金坪秋月梨”迅速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站稳脚跟,价格比同类果品高出20%,口碑实打实地树了起来。
产业规模扩大后,如何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增收渠道,成为乡人大主席团谋划产业发展的核心课题。在乡党委、政府的统筹支持下,乡人大主动牵头搭台,组织人大代表分层分类探索“秋月梨+”发展路径,让“一枝梨”真正串起全乡共富链。
针对传统销售模式覆盖面有限的问题,以李琼、向远珍为首的乡人大代表化身“金坪推荐官”,开通微信小店、上线抖音直播,出镜拍摄短视频。从春日梨花绽放的洁白盛景,到金秋果实饱满的丰收画面,50多条短视频完整记录秋月梨生长轨迹,让藏在深山的鲜果成了热销“网红货”,进一步打开了市场销路。
为切实拓展惠民覆盖面,王承华、史万友牵头推出“梨树托管”服务,协调志愿者队伍为老弱病残农户提供上门管护、销路对接等全流程帮助。
“要不是代表们帮忙,我这两亩梨早就荒了。”袁都村村民王洪玉大爷说,自己的子女在外务工,梨树全靠托管照料,“施肥、剪枝样样帮衬,卖梨的钱还直接送到家,比亲人还贴心。”
乡人大瞅准“梨果+旅游”发展潜力,牵头整合袁都、连山两村梨园资源,推动打造的“春赏梨花、秋摘梨果”乡村旅游线路迅速成为当地新亮点,在吸引游客观光、摘果、吃农家饭的同时,也让外出务工的村民找到了居家致富的门路。袁都村村民王绪富返乡后不仅种了梨树,还开起农家乐,“不算种梨收入,光农家乐每月就能赚两三千元,比打工强”。
“这千亩花海果林,是给游客的邀请函,更是乡亲们的幸福盼头!”熊春林笑着说。
吴名波在乡人大组织的果农与农家乐店主座谈会上说:“诚信是咱的根,只有把品质做优、服务做好,‘梨果经济’才能走得更远。”
眼下,在县人大常委会的帮助下,金坪乡人大正助力乡党委、政府制定“金坪秋月梨”产业发展规划,人大代表们四处考察,计划引进梨果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他们共同的目标,是把金坪打造成“重庆高山秋月梨第一乡”,让“巫山脆梨”区域品牌香飘全国。
从荒山坡到金果园,从脱贫路到振兴路,金坪乡人大以产业为笔,以初心为墨,带领人大代表书写了助农兴乡的精彩答卷。这漫山遍野的秋月梨,不仅是乡亲们增收致富的坚实依靠,更是金坪乡人大为民履职的生动见证。